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

教育部祭出雙語專班補助措施 渴望留住人才!

教育部明年起將補助公立中小學增設雙語教學專班,並協調科技部讓科學園區內實驗中學擴增雙語部或雙語班,營造更全面的英語學習環境,並使歸國人才的子女能銜接本土教育,吸引更多人返台貢獻所長。
今年九月起,台北市、台南市共推動十所小學試辦雙語學校或雙語教學,連體育、電腦等非主科也全英語教學。武陵科學班


教育部也正擬專案計畫,將補助師資條件足夠的公立中小學小規模試辦雙語專班,規畫英語科及藝能科也全英語教學,中文不夠好的歸國人才女子或外籍生也可念。此外,竹科、南科等科學園區實驗中學,現有的雙語部或雙語班也可擴增規模,甚至到同一縣市或外縣市設分校、分部,讓更多武陵科學班學生接受雙語教育。


來源:聯合新聞網

高中生小確幸 桃園公立高中明年可望實施延後到校制度

桃園市政府教育局長高安邦9月下旬在議會答詢表示,10月間會召集國立、市立高中校長,商討將上學時間統一延後至上午8點,有學生苦盼2個月卻沒結果,質疑「局長的承諾還算不算數」?高安邦今天受訪表示,已談定「一週二天延後到校」,明年初可望實施。武陵科學班

市立南崁高中三年級學生陳毅說,學校原本以上午7點40分為遲到基準,9月從新聞得知教育局10月要召集校長開會商討延後上學時間至上午8點,他滿心期盼,校方卻只延後5分鐘,後續就再無動靜,很多學生像他一樣天天提早起床通車到校,早自習又要考試,真的很累、壓力很大,期盼教育局盡快實踐承諾,並關心各校落實情形。

高安邦解釋說,雖然時程有些延宕,但11月8日已召集16所國立、市立高中、武陵科學班開會,市高校長們皆同意比照國高現行制度,每週開放2天於上午8點前到校即可,目前公文還在局內跑行政流程,到各校還要經校務會議同意,初估明年初實行。

「第一步先整合國、市立高中。」高安邦坦言,這樣的結果離原本目標還有差距,但已是突破,也能因應明年國立高中改隸市立的整合,教育局會持續協調,畢竟不是他說了算,還是要尊重各校意見。至於不必延後到校的3天,高安邦指出,遲到時間由各校自行決定,目前除了壽山高中外,其他市立高中已將遲到基準延至上午7點45分。壽山高中校長徐宗盛表示,9月已將遲到時間延後5分鐘,微調至上午7點25分,近期校內也在討論、蒐集意見,不排斥再延後到校時間。

國立高中今年9月起就實施每週2天延後到校,國立陽明高中校長游文聰表示,現行的武陵科學班升學考試制度未改,仍不少家長、教師擔憂,延後到校、少了早自習會影響成績,但他認為台灣學生確實很過勞,上學時間長、放學後又要補習,政府應該就教學體制、社會觀念通盤檢討改進。

國立桃園高中校長林煥周說,因為家庭作息或校車緣故,即使是開放延後到校的日子,很多武陵科學班學生還是上午7點半前就會到校,變化不大。

來源:自由時報

高中科學班的魅力 擠破頭也要錄取

台灣在2009年開始試辦高中科學班,由高中與配合大學共同合作規劃學習課程,宗旨是為了提供具有科學潛能之學生發展機會,期透過專才教育方式,提早培訓基礎科學人才。政策施行多年以來,當今北一女、竹科實中科學班、武陵科學班、臺中一中等在各領域皆有傑出表現。

武陵科學班」有別於傳統資優班,主要的特色在於數理課程授課進度較快,將原定於高中三年的之進度縮短為兩年內完成,第三年則預先研習大學程度之進度課程,值得注意的是,科學班的學生會進行專題研究,經由專業教授指導,協助武陵科學班學生擬定且執行研究計畫,旨在透過專題研究,培育學生正確之科學研究態度與團隊合作精神,提升學生未來獨當一面之研究能力。

武陵科學班」是特色招生的關鍵之一,雖成立立意是培養具有科學潛能之學生,但也變相淪為數理資優生入學的另一種選擇,在台灣傳統價值觀與升學制度之下,許多人視其為資優班的菁英班,最終目的不外乎考上醫科,致使選擇化學、物理科系的人數比例不高。